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关于菏泽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5年1月9日在菏泽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1-10 09:17

菏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800亿元,可比增长6.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9.2亿元,同比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全市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5%和8.5%,主要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

(二)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主导产业提质增效。科创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开展“重点企业研发投入提升”等行动,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增速居全省前列。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7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核心产业扩能升级。化工产业强链增效,东明中油燃料有限公司5000吨/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中试等延链强链项目建成投产,30万吨UPC科技试验、烯烃新材科技示范和旭阳尼龙66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链成群,“一港四园、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格局持续深化,现代医药港新签约项目12个,累计签约项目58个、总投资超160亿元。新增规上生物医药企业9家、达到142家,化药、中成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磷酸铁前驱体和英搏尔电驱动系统二期等5个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石墨烯快充锂离子短条板电池、美多锂电池回收和新能源电池载具等16个新能源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海辰零碳产业园、惠聚科技新能源产业加速器和中杰特装绿色储能及大型能源动力装备等12个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麒麟通讯、申波智能和科敏传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竣工投产,规上信息技术工业企业发展到21家,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成投运。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推进“千项技改、千企转型”三年行动,实施500万元以上在建技改项目383个。2个项目列入省级“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试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经济园区、制造业“晨星工厂”分别累计获批6个、8家和203家。木材加工、食品生产、纺织服装和机电设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预计营收达到2800亿元,同比增长8%。

(三)有效需求深度挖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537个省市县三级重点实施类项目,预计年度完成投资1271.7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111.2%。33个黄河重大战略、91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1个新一轮“突破菏泽”等重点项目预计分别完成投资89.9亿元、306亿元、234.4亿元。重点交通工程有序实施。牡丹机场客运量达到9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增幅居华东47家机场第1位;日兰高铁全线贯通运营,雄商高铁菏泽段进展顺利;济广高速改扩建菏泽段建成通车,郓鄄高速、济商高速成曹段、徐民高速单曹段加快建设;国道106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主体完工;新万福河航道二期、鄄城铁路货运站等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市新签约落地过亿元项目355个、总投资1486亿元、到位资金349.2亿元。消费潜能加速释放。加快推进服务街区打造,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试点。全省首批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研究推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优惠礼包6大类205项,举办“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网上年货节”等促消费活动120场,预计全市限上零售额完成470亿元,增长11.5%左右。

(四)绿色低碳发展提速,转型升级态势良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实施。104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17家先行区试点单位重点工作有序实施,4个省重大产业攻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26亿元。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领军企业累计分别达11个和15家。10个省级工业园区全部完成初次合规认定。持续加强“两高”“三高”行业和项目管理,严控“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项目建设,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7%,提前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4.34,同比改善2.7%;优良天数增加15天。8个国控断面均达到地表水三类及以上水质,水体优良率为100%。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整体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五)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动力活力有效释放。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新承担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38项,完成年度改革任务218项。深入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全部完成。建成“1+4”政策事项清单,纵深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审即享”改革试点。成武医养结合模式创新、智慧医保助力慢性病防治和曹县汉服发展模式等33项典型经验获省委、省政府肯定,农机购置与应用“一件事”、创新生态保护制度和东明土地防撂荒等创新做法在全国推广。曹县、成武县、单县、鄄城县入选全省首批跨越发展试点。对外开放扩面增效。主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与濮阳、徐州等黄河流域、淮海经济区城市开展交流合作,一批交通、环保和文旅等合作事项落地实施。成功举办世界牡丹大会、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和中国林交会等,预计全年接待游客总量、旅游收入均增长10%以上。预计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10家、AEO高级认证企业4家,橡胶轮胎、农产品、发制品行业进出口分别增长22.9%、24.4%、10.8%。上线亚马逊等头部国际电商平台企业突破500家,“跨境电商+人发产业带”出口增长19.5%,正道轮胎开工建设首家海外产业园。新签约外资项目37个,预计实际使用外资4.4亿美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组织开展市县领导干部遍访规上企业活动;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受理并解决企业诉求7.6万件。深入开展“三亮”专题行动,2.2万公务人员公开接受社会评议。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升级改造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成市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开展市场主体和自然人联合激励、联合惩戒4.5万余次,1897家市场主体恢复信用。

(六)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发展底板不断夯实。全市民生支出完成566.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8%。公共服务持续优化。成功举办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现场会,特色劳务品牌工作获全国劳务品牌工作赛一等奖,“归雁兴菏”工程被评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开发公益性岗位1.1万个,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推动返乡创业就业4万人,领办创办经济实体1.7万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0所,新增学位3.7万个;菏泽学院获批硕士学位建设立项单位,菏泽化工技师学院获批设立,菏泽生物医药职业学院达到验收条件,菏泽医专新校区具备交付条件。竣工启用市立医院门诊综合楼、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建成县域医共体14个,“名医基层工作站”165个,改造提升村卫生室920个。菏泽籍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残奥会上斩获一金两银一铜。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全市建成棚改安置房3万余套、交付2万余套,改造提升老旧小区72个,超额完成保交房省定年内交付任务;提升城市界面片区13个,市区新增停车泊位1.1万个。预计全年粮食总产160亿斤以上;获批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1个、总数达到36个;新改建农村公路750公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新开展“四源四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0%、14.5%。

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外贸外资促稳提质,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目标。

三、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大力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抢抓菏泽石化产业列入山东省“一基地、两集群”机遇,以9个省级化工园区为载体,坚持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东明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产业规模迈上4000亿级。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海辰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推动江苏超电等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开工,完成340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建设,实现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并网发电。聚焦智能电子设备、大数据产业等核心领域,加快齐芯半导体、电子隔膜新材料和智能终端产业链等项目建设。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深入开展传统产业质量品牌提升、技术工艺改造、智改数转等工作,推进340家以上企业完成技术改造,7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梯次开展数字化转型。四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制定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方案,加强土地等要素供给和服务保障。同时,优化调整招商策略,聚焦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深入挖掘民间投资潜力,加大链条招商、产业招商和资源招商等,力争引进落地过亿元项目300个以上。五是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加快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年内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着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完成重要科技成果登记100项以上。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力争泰山领军人才突破70人。

(二)大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工程,蹚出齐鲁样板“菏泽路径”。一是持续推进粮食稳产。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0万亩以上。压紧压实粮食播种面积,建成黄淮海玉米育种中心,确保全年粮食再获丰收,产量保持在160亿斤以上。二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大力发展牡丹、芍药、山药等优势特色产业。三是切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5G网络、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新改建农村公路700公里以上。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省级示范区2个,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30个以上。

(三)大力实施城市扩容提质工程,推动现代化都市核心区建设。一是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库建设,纳入本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统筹推进综合交通、城市绿地等25项专项规划编制,完成西部城区等4个城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市立医院东院区等6个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二是加快畅通城市交通脉络。持续优化牡丹机场航线布局;加快推进雄商高铁菏泽段、新万福河二期、济商高速成曹段、徐民高速单曹段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鄄城至兰考(鲁豫界)高速公路等;建成通车郓鄄高速、国道220郓城段等,年内完成投资190亿元以上。三是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全面完成保交房交付任务,年内建成交付安置房3万套,完成4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持续优化停车设施规划布局,市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全市新增公共充电基础设施3000台。四是积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拓展“智慧+城市管理”应用,加快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设置便民疏导点50处,实施国花大道东延、长江路配套工程等13个市政工程项目。

(四)大力实施文化品牌塑成工程,积极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一是积极实施艺术创作提升行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精神特质和菏泽元素等,讲好具有菏泽元素的“黄河故事”。全年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万场以上、“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6000场以上。二是深入实施文化遗产活化行动。推动非遗资源记录数字化,争取市级非遗传承人总数达到520人以上。发挥好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载体作用,举办系列展览展陈展演活动130场以上。三是着力实施旅游要素升级行动。积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重点抓好黄河文化廊道、黄河生态风光带和黄河高效优质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浮龙湖野生动物欢乐世界、水浒好汉城四期、成武党集古镇等项目建设。实施“文旅+百业”相互赋能行动,推出一批文旅跨界产品,策划文旅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四是持续实施文旅品牌强音行动。创新举办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特色文创产品(旅游商品)成果展销会、全市文旅推介大赛、“引客入菏 花样菏泽”文旅推广季等活动,策划六大文化IP主题旅游线路,发布“花样菏泽漫游计划”打卡路径。

(五)大力实施改革开放攻坚工程,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一是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对标承接中央、省重要改革举措,扎实推动全市经济生态等6大领域10个方面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加强改革试点先行引领,探索实施35项国家级、98项省级改革试点。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三亮”专题行动等系列举措,强化评议结果运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完成第二批21个“一件事”应用场景落地应用。三是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的政策措施,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化治理招标投标等领域突出问题,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四是扎实推进依法治市。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施全面普法,促进全民守法。五是积极深挖市场消费潜能。聚力打造高能级消费载体,改造提升老城曹州、郜城水街等6个特色商业街(区);建成1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县域全覆盖。持续抓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六是促进外贸外资稳量提质。实施“百企培育”行动,扩大出口100强、进口30强外贸企业贸易份额。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提升行动,扩大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

(六)大力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切实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一是积极抓好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建立健全劳动保护制度,确保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持续加强返乡创业载体建设,新增返乡创业就业3.5万人,领办创办实体1.2万家。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幼儿园建设布局,统筹推进城区中小学改造提升和农村中小学合校并点,全力抓好市直高中建设,加快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三是着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提升改造村卫生室1580个。四是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 福暖万家”工程,力争全市基本养老保险扩面6万人以上。建设标准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结构20家。五是坚决守牢生态环保底线。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提升改造污水处理厂5个,城乡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六是全力抓好平安菏泽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强力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打击整治“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突出治安问题。同时,统筹做好“十五五”规划、公共文化服务、国防动员、人防消防、退役军人、妇女儿童、老龄慈善、地震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